7*24h免费咨询
400-608-0606

首页 > 热点资讯 > 加拿大 > 魅力加拿大 > 加拿大百科系列---加拿大经济一

加拿大百科系列---加拿大经济一

2014-01-06 ● 加拿大移民加拿大新移民加拿大经济加拿大百科
  加拿大移民一直是中国公民理想的地之一,那么加拿大到底有哪些优势,加拿大是怎样的一个国度 ,如此受移民青睐,亨瑞小编特意搜罗各种资料,为新移民做了加拿大百科系列,帮助加拿大新移 民方方面面了解加拿大,下面向大家介绍加拿大经济
  加拿大经济
  加拿大的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开始迅速发展,从1940-1980的40年间加拿大的人口仅增加了一倍,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0倍。现在加拿大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199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二千二百七十亿美元。1995年的国内总产值为五千六百三十亿元加币,199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五千九百六十六亿美元。
  加拿大是一个资源加工型的国家,许多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加拿大是技术密集型的国家,工农业的技术装备比较先进,劳动生产率高,劳工队伍共有一千五百万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约为6%、40%和54%。加拿大的经济实力在工业国家中居第七位,国民的人均收入2.5万美元,也属世界上最高的之一。
  加拿大是世界上接受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资投入最多的部门是采矿业和制造业,分别占60%和70%,其中美国资本比例最大,在两者之中均约占40%在本国资本中,私人资本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行业,国家资本集中在电力与交通运输业。
  加拿大的生产布局高度集中,南部沿边界宽约三百公里的狭长地带是全国工农业的主要分布区,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南部的大湖-圣罗伦斯低地,更是全国经济的核心地带。 (frenchdiy)
  与其它的工业国家相比,加拿大的经济规模仍属小型。美国的经济比加拿大大12倍,日本比加拿大大的9倍,德国也比加拿大在四倍。尽管如此,加拿大国民的生活水平却是全世界最高的之一。其原因是加拿大的生产率在全世界高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1995年部分国家国内个人平均总产值比较表
  国家 价格:加拿大元
  美国 $26,413
  日本 $21,823
  加拿大  $21,144
  德国 $20,508
  法国 $20,035
  意大利  $19,691
  英国 $18,476
  墨西哥  $6,781
  生产率表现
  生产率是提高一个国家生活标准的最关键因素。生产率的提高保障了全民医疗保险、教育、福利的其它社会政策得以实行。以同样的劳力、资金和技术,能生产出越多的汽车、钢铁和小麦,就能享受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从30年代中叶起,加拿大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全国的个人平均所得增长了4倍。加拿大生产率增长的黄金时代是1962年到期973年,在这期间个人平均实际所得平均递增4%,其余的七十年代只递增不足3%,到了八十年代更降到2%以下。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民所得继续在上升,但是工人的实际所得却基本上保持不变。这是因为收入的增长不是来自生产率的提高,而是因为更多的人去工作,同时政府也提供了更加慷慨的福利。
  而在这过去的十年间,其它国家的生产率却在上升。从1981年到1988年,加拿大每小时的制造业产量只上升2.3%,在七大工业国中属于最低的,美国则上升了4%,意大利上升了4.2%,日本最高,增长率达到5.9%。对于加拿大制造业生产率下降的解释之一是,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较年青的和较没经验的新生一代纷纷进入了工人队伍。所以等到这一批年青的工人获得了经验以后,长远利益率下降的现象便会改变。
  导致制造业生产率下降的另一因素是机器和设备投资的减缓,工人缺少赖以提高生产率的工具,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这一方面的投资已大幅度地上升。
  除了生产率低这一现象外,加拿大政府对公共设施(例如道路、桥梁、机场和下水道等)的投资也处于低迷状态。
  保持基本公共设施的高效率运作对于整体经济的效率极为重要。在目前政府赤字未消除之前,是否应当增加这方面的开支,这是许多人在争论的题目之一。
  有一部分人士认为,增加公共设施的开支将有利于长、短期的就业,因为它促进了生产。最后,有些分析家认为,生产率的下降和服务行业的发展有关。
  有迹象表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熟悉了电脑和办公自动化的操作,服务行业的生产率正在上升。
  八十年代虽然加拿大的整体生产率低于美国,但在部分行业中却超过美国,例如金属业,纺织业和成衣业。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美国又拉大了和加拿大的距离,主要原因是美国在机械,电气,电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1994年加拿大的劳工生产率(每个雇员的产量)增加了1.1%。相比之下,英国和法国增加了1.7,日本增加了1%,美国增加了0.7%,德国则下降了2.3。
  1994年加拿大的工商征税率是十年来最佳的,增长了2.5%,原因之一是劳工成本的下降,该年的每小时工资只涨了1.5%。
    通货膨胀
  在过去十年中,控制通货膨胀是联邦政府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通货膨胀扰乱了经济信号,扭曲了资源分配的真实情景,使消费者和投资人产生误解。自由市场的基础是对回报率最高的行业进行投资。如果价格上升太快,投资者便会得到错误的信号,从而错误地分配他们的资源。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平缓的通货膨胀(3%-5%)是经济上可以忍受的。但八十年代的通货膨胀率却高达两位数。通货膨胀过高会摧毁人们,尤其是那些依靠固定收入者的购买力。造成经济上的灾难。
  通货膨胀并不是短期内某个单一措施(例如增税)所引起的,它是在一段时期内平均物价的持续增长。长期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从下列数字中看出:目前购买的影响可从下列数字中看出:目前购买100元钱的杂货在1980年只要支会60元钱,在1970年只要支付27元钱,在19500年只要支会17元钱。在过去的50年中,只有一年物价没有上涨。
  随着物价的上涨,工资增长得更快。1950年,普通工人每小时工资为1。04元钱,今天则为13元钱。从容不迫920年到期990年,通货膨胀共上涨了七倍,但工资上涨了二十五倍。
  消费者价格指标(Com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用于徇货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是最常用的通货膨胀指标。以下是世界上部分 国家的CPI对照表。
  1996年部分国家的CPI指数
  国家  CPI  国家  CPI
  日本  107.0 法国  111.6
  加拿大 111.8 美国  116.6
  英国  118.2 德国  119.0
  意大利 127.9 墨西哥 224.5
  中央银行的责任是通过控制货币流通量来抑制物价。八十年代初,加拿大的通货膨涨平均高12%,而且一旦形成趋势,就很难降下来,由于消费者认为价格将不断上升,因而大量购买,导致物价持续上扬。
  中央银行采取高利率政策和通货膨涨作斗争,有效地抑制了消费。八十年代末,联邦政府采取同样的政策对付通货膨涨。
  抑制这两个时期高通货膨涨的代价是经济发展减缓和失业率上升。1981年失业率高达13%,1992年为11%。由于经济的疲弱,1993年的年中,通货膨涨降至2%以下,达到30年以来的最低点。以往最严重的通货膨涨问题,现在似乎已成为历史,不再是决定经济政策的最关键因素了。
  经济难题
  在今后的十年中,各国政府都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挑战。从经济角度来看,联邦政府的主要作用之一是维持稳定的低物价和高就业率。但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互相冲突的,决策者必须在其中寻求平衡。
  政府的另一作用是提供服务,例如医疗保险,教育,地区发展项目,失业金,救济金和老年金等,这些开支都是通过普通税收来支持的,当经济滑坡,失业率上升,税收减少时,社会对许多服务项目的要求,例如失业金和救济金都会上升。
  这些"安全措施"一方面向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另一方面也稳定了商业的周期性循环,避免从过热急速进入衰退。但这些措施也导致了赤字的增长,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期。
  在1995-1996年度,联邦赤字是三百二十七亿元,累计公债是五千七百八十四亿元。
  从1984年以来,政府不断地削减预算,但经济仍然没有走出赤字上升的周期性循环。赤字居高不下,导致国债利息的支出庞大。目前政府近三分之一的收入是用以支付国债的利息。这严重地限制政府通过财政行动来刺激经济的能力,例如减税或增加开支等。
  联邦政府基本收支表(单位为百万元)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收入  131,081  135,540  135,40 138,635 146,566
  支出  168,801  163,783  163,783 166,120 172,397
  利息支出  40,978 39,490  39,490  40,126 46,274
  当政府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时,斟酌性的支出便减小,例如公共设施,研究与发展及工业计划等。资本投资的减少意味着未来经济效率的降低。
  在经济增长时期,加拿大可以不断增加社会福利。但这些福利在经济长期低速发展、失业率居高不下时,便很难维持下去。除非经济恢复以往的增长率、政府的税收增加,否则加拿大人将要对这一全民福利制度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
  竞争力的危机
  今天在世界范围内公司可以很自由地迁移到低工资的地区,资本也将跟着移动。现在,加拿大竞争力气下降已经成为加拿大工商界与决策阶层的主要忧虑之一。
  不少研究者对加拿大竞争力的下降,劳工与制造成本的上升表示悲观。
  但是,"中央银行评论"对竞争力的研究报告指出,"从1980年初以来,加拿大公怀的国际成本竞争力表现了大幅度的摇摆,反映出期货价格走向的影响,国内需求对加元币值的压力以及其它的问题。而在1980-1992年期间,在经济整体水平上,成本竞争力的净变化是极小的。"
  制造业竞争力状况较为恶化,反映出该行业生产率落后于美国的事实。但是应该指出,竞争力危机并不仅是一个单纯在公司的水平上控制成本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加、美两国汇率浮动的问题。
  在八十年代末期,对抗通货膨涨的高利率政策导致加元高涨,使加拿大产品价格偏高,难以出口。
  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1991年,政府的货币政策导致在制造业中失去了十万个工作职位。也就是说,在竞争力方面,宏观政策和其它因素,例如工资、资金成本和发明创新等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竞争力强弱的衡量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相对优势法"的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并不需要在每一个行业中都有绝对的成本优势,而是要在某些行业中拥有相对的优势。
  加国利息目前已低于美国,加币亦贬到历史低点的水平。因此,影响加拿大竞争力的一大不利因素在1997年及以后的数年内,应该不会再出现。

没找到合适项目?亨瑞出国为您量身定做
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

  • 您的姓名
  • 意向国家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