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h免费咨询
400-608-0606
400-608-0606

首页 > 热点资讯 > 美国 > 最新资讯 > 中国出海“架桥人”邹亨瑞:从实验室到世界舞台

中国出海“架桥人”邹亨瑞:从实验室到世界舞台

2025-10-28 ● 美国移民美国投资移民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渴望拓展海外市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不同的法律体系以及文化差异,企业出海并非易事。从了解目标市场的法规政策,到应对跨国经营中的种种挑战,再到实现资产的全球化配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亨瑞集团应运而生。 
 
 
  作为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海外综合服务专业平台,亨瑞集团33年来始终致力于为中国高净值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教育、身份及资产全球配置解决方案。作为企业出海的长期观察者与护航者,亨瑞集团凭借全球资源网络和实战经验,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提供从战略咨询、合规落地到本土化运营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其跨越文化与制度差异,稳健实现国际化布局。 
 
  在见证了无数中国企业扬帆出海的机遇与挑战后,苏商全媒体有幸对话亨瑞集团的创始人邹亨瑞,看他如何洞察时代机遇,助力中国的家庭与企业走向世界。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 
 
  从一位远赴加拿大的学子,到搭建起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综合服务平台,亨瑞集团的创始人——邹亨瑞博士的个人经历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出海”故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邹亨瑞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继续前往加拿大深造,仅用了5年时间,他就完成了硕士、博士的全部课程与科研项目,顺利拿到了核材料工程博士学位。 
 
  1985年刚到异国时,邹亨瑞花了一年时间适应语言和文化,但很快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国内的朋友——有人想申请研究生,他就帮忙收集学校资料;有人想找科研合作机会,他就主动去联系北美高校和教授。这一帮,就是整整五年,而且全是免费的。 
 
  到1992年,他突然意识到:这件事或许可以变成一份事业,可以系统化地运作。邹亨瑞回忆道,“前五年我都是免费帮朋友做这些工作,但到了1992年,我就正式注册了一家国际咨询公司——也就是今天亨瑞集团的前身。”促使他迈出这一步的,不只是需求的增长,更是他亲身感受到的巨大差距:“上个世纪,中美之间、中加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很多学生学者渴求更多的国际机遇,能够帮助到这些人,我觉得这是我比较喜欢做的事。” 
 
  邹亨瑞的科研背景,也在无形中塑造了他的做事方式。他说:“做科研失败率很大,一个成功的结果往往要经历几十次、上百次实验。但每一次都要分析、总结、提升。”这种严谨、重数据、讲逻辑的思维,后来成了他管理企业的底层方法。 
 
  有意思的是,邹亨瑞的“服务意识”最早竟来自他的打工经历。刚到加拿大时,他曾在餐馆端盘子,发现“客户满意了,才会给10%到15%的小费”。后来买了车做外卖,又体会到“如果因为堵车晚到半小时,不但没小费,还可能被骂”。这些看似琐碎的经历,让他早早明白:效率和客户体验,是高端服务的核心。 
 
  上世纪90年代初,邹亨瑞亲眼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加速度。他曾记得,80年代从北京去天津开车要4、5个小时,而到了1993年,高速公路通车后只需一个多小时。
 
  “我原以为国内要40年才能追上国外,结果不到十年就变化巨大。”这种超预期的发展,让邹亨瑞确信自己正站在一个“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的起点上,而这种预期,正是促使他从学术转向创业的根本原因之一。 
 
  最初,亨瑞集团的客户几乎全靠口碑传播。那时候信息闭塞,很多人连海外大学的资料都找不到,而他在国外能提供真实、可靠的对接。他说:“即使免费帮忙,我也尽责尽力尽职。”正是这份认真,让他在90年代初就积累了第一批信任。
 
  后来,业务从留学咨询,慢慢延伸到投资移民、海外地产、家族财富传承。他发现,很多客户拿到身份后,还想更有效地配置全球的优质资产;而企业家二代接班的问题,也让他开始研究家族治理和信托架构。他说:“早期是需求驱动,后来就变成战略规划了。” 
 
  回望这段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转型,邹亨瑞表示:“大学毕业后真正做本专业的人不到三分之一。学校锻炼的是思维逻辑,而创业,不过是把这种逻辑用在了另一片战场上。” 
 
  从响应需求,到预判浪潮 
 
  亨瑞集团的发展轨迹,清晰映射出中国过去三十年对外开放的阶段性特征。邹亨瑞坦言,公司早期“几乎没有战略”,完全是“根据市场和需要需求驱动的”。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他帮助的多是学者和学生——有人想申请海外研究生,有人需联系科研合作,还有访问学者寻求生活费支持。 
 
  靠着“口口相传”和“尽责尽力尽职”的口碑,邹亨瑞先是无偿服务了五年,直到1992年才正式注册公司。在此过程中,亨瑞的角色是“响应者”:客户需要什么,他就提供什么。 
 
  但随着服务对象从个体学者扩展到企业家,需求本身开始升级。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走出国门考察、寻找投资机会。于是,亨瑞顺势将留学、身份规划与投资移民结合,形成闭环服务。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客户“走出去”之后,“海外资产如何保值增值,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客户问他:“你是不是能带着大家一起成立一个金融投资平台?”这促使亨瑞在美国、加拿大、香港陆续拿下金融牌照,进入地产投融资领域。 
 
  此时,邹亨瑞的思路已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不仅如此,他还敏锐地观察到高净值家庭的深层焦虑——财富如何传承? 
 
  “中国现在很多企业家从创一代到传二代,大多数都不太成功。”他研究洛克菲勒家族和香港企业家的经验,总结出关键:“财产要分,但治理要合。”于是,亨瑞进一步布局家族办公室、信托架构,帮助客户设计跨代治理体系。 
 
  近年来,面对“企业出海”热潮,邹亨瑞更强调前瞻性。他直言:“中国企业现阶段很多是在国内很成功,但成功既是优势也是劣势。若照搬国内经验出海,极易碰壁,甚至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亨瑞不再只做中介,而是组织高管赴美参访、对接当地律师与工会、设计合规用工结构,通过对海外规则的深刻理解,主动为客户设计出海战略。正如他所说:“早期是需求驱动,后面就变成战略规划了。”从帮人递申请信,到帮企业出海;从解决留学问题,到构建家族治理机制——亨瑞的进化,本质上是从“解决问题”走向“预见问题”。而这背后,是对中国全球化进程节奏的精准把握。 
 
  搭建中国出海桥梁 
 
  历经33年发展,亨瑞集团已从最初的服务个体学者,成长为覆盖全球的一站式海外综合服务平台。如今,集团在全球设有50余家直属分支机构,员工逾千人,累计服务客户超3万家庭,帮助超过十万人获得美、加、英、澳及欧洲多国的绿卡或护照,业务深度与广度远超传统移民或留学中介范畴。 
 
  如今,亨瑞集团下设亨瑞教育、亨瑞移民、兆瑞资本、亨瑞国际房产、亨瑞家族办公室、亨瑞安家等多家子公司,业务贯穿全龄段教育规划、身份配置、全球资产配置、北美地产开发、家族传承等全链条。其服务网络遍及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多个欧洲和加勒比国家,与全球众多顶级机构建立战略合作。 
 
  在地产领域,亨瑞已成为北美领先的华人私人房地产投融资及开发商。数据显示,集团已参与70多个地产项目,直接投融资超50亿美元,项目总规模逾200亿美元。其旗舰项目——波士顿新CBD瑞龙大楼,总投资达10亿美元,毗邻亚马逊人工智能中心。 
 
  在金融与资产配置方面,亨瑞亦具备扎实的牌照基础:在中国大陆持有私募基金与QFLP牌照,在香港拥有1、4、9号金融牌照,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具备基金发行资质,可为客户提供人民币与外币基金、海外保险、开户、房产等一站式全球资产配置方案。 
 
  尤为突出的是其家族办公室服务。面对“富不过三代”的普遍困境,亨瑞构建覆盖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开曼群岛、中国香港等地的家族信托与治理服务体系,涵盖法税筹划、后代教育、企业接班等维度。 
 
  此外,集团还打造HG+留学生全球实习就业平台,联动中外企业资源,解决留学生实习、OPT、H1B及创业难题;并战略性布局海外医疗健康领域,参与辅助生殖、长寿科技、高端体检等前沿项目。 
 
  正如邹亨瑞所言,亨瑞的使命早已超越“办身份”或“送出国”,而是助力客户实现“教育国际化、身份国际化、资产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的新时代全球布局。三万多个家庭的选择,正是对其规模、专业与实力最有力的印证。
 
  文章来源于苏商会,作者杨冠亚

没找到合适项目?亨瑞出国为您量身定做
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

  • 您的姓名
  • 意向国家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