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移民申请的过程中,“排期”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概念,但很多申请人对它的理解仍停留在“排队等待”的模糊认知中。
而排期表中的表A与表B更是让不少人困惑:
这两张表格究竟有何本质区别?优先日早于表B日期就能递交申请吗?表A排期到了就一定能马上拿绿卡吗?
这些疑问不仅关系到申请节奏的规划,更直接影响着工卡办理、子女年龄锁定等核心权益。
今天,就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排期?表A和表B中的日期都代表着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排期?
美国每年为亲属移民和职业移民设定了配额上限,当某一类别的申请人数超过年度配额时,就会出现“排队”现象。
为了管理这种等待机制,美国国务院每月会发布一份《签证公告排期表》(Visa Bulletin),向全球申请人公布当前可以获批签证的“优先日”。
优先日,可以看作申请在移民系统中的“排号”:
EB-1A、NIW等豁免劳工证的,优先日为I-140递交日;EB-2、EB-3等雇主担保类别一般是根据PERM劳工证递交日;EB-5的优先日是I-526/I-526E的递交日(移民局收到并打收据的那天)。
表A、表B要怎么看?
表A(Final Action Dates),最终裁定日
移民签证可被批准的日期。如果你的优先日早于表A上的当前日期,说明移民局可以正式为你批准绿卡。
简单来说:表A控制“能不能拿绿卡”。
表B(Dates for Filing),递交申请日
代表可以提交I-485调整身份申请(在美国境内)的日期。优先日早于表B日期,代表可以先提交I-485(美国境内),进入排队流程,但不代表马上能批。
表B的主要作用是:提前开始排队,等待表A排到。
需要注意的是:是否可以按照表B递交,还需看每月移民局(USCIS)是否“允许使用表B”,他们会在官网单独公告。不是每个月都允许使用表B。
排期的前进和倒退
表A前进:意味着“最终获批”的时间更近了。
若已递交I-485:表A排期到了后,移民局开始审批,材料无误则绿卡即将发放;若在境外等待:表A到了后,NVC将发送面试通知,进入签证最后环节。
表B前进:意味着“可以提前递交材料”的窗口来了。
境内申请人可立即递交I-485(需看 USCIS 公布本月是否开放表B进行递交),但表B递件≠马上拿绿卡,仍需等待表A日期到达后才进入审批阶段。
排期前进是一种信号,但也别误读。
有些申请人看到排期大幅前进,就误以为整体进度在加快,于是贸然安排辞职、退学等计划。
事实上,排期是一个动态机制,有时是因为配额暂时宽松,国务院临时推进以消化申请;有时则会“倒退”(retrogression),上月还在范围内的申请人,下月又被排除在外。
表A和表B哪个更重要?
表A是获批的必要条件,表B是提前布局的工具;两者结合使用可优化申请节奏,例如美国境内申请人可借表B提前递交485申请,缩短在国外等待签证的周期。
移民并非简单的一纸申请,而是一场时间与规划的博弈。早一点了解规则,就能早一点做出对的选择。